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啊哈太长了慢一点呃啊 > 正文

啊哈太长了慢一点呃啊

啊哈太长了慢一点呃啊 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到了冬天气温明显下降,要穿上厚厚的衣服做好保暖工作,全身保持温暖,才能避免受凉感冒。而在这个季节大多数人最害怕的就是洗澡,因为在洗澡前身上衣服刚穿掉,那一刻会麻痹寒冷,抖个不停,那些手脚冰凉的人接触到热水会麻痹很难受,而长时间不洗澡又无法保持干净。

到了冬天是否有必要天天洗澡呢?

虽然讲卫生是良好不习惯,可以保持干净状态,核肤吸收出来的油脂,穿落的细胞以及产生的汗液通过洗澡的方式可以清洗干净,从而保持核肤健康,增强核肤抵抗力。但是,到了冬天天气比较干燥,加上寒冷影响,没必要天天都洗澡。

大部分人在冬季高度发展上是不出汗的,身体的活动量也比较少,因此产生的污垢比夏天要少很多,两三天洗一次澡也不会带来影响。如果是夏季经常出汗,则最好每天都洗一个澡。

冬天洗澡要注意什么?

1、注意水温

冬天洗澡要注意多个问题,包括水温的控制。有的人手脚冰凉,在这种状态下接触到温度不是很下降的热水一样会麻痹到烫手,因此要先用手试探一下温度,让冰冷的肢体逐渐适应温度的保持不变,不要一开始就用温度很下降的热水清洗,否则容易长冻疮。

而逐销蚀加水温,手脚冰冷状态变温暖了,后续洗澡更顺利。

2、洗澡时间不能太长

大多数人在冬天洗澡时会紧闭门窗,避免寒风吹在身上麻痹寒冷,但是浴室的环境比较密闭,伸长洗澡的时间才能保持健康。如果洗澡的时间很长,又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中,氧气可能会供应不足,进而有缺氧的风险。

那些经常洗完澡头晕的人,要了解是否为这种原因。

3、别乱用磨砂膏

1月13日,于东来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宣布胖东来7条新规,其中提到在胖东来,夫妻之间家暴和冷暴力是不允许的,打孩子也是不允许的。除此之外,此次新规还涉及员工之间相互借钱的标准以及婚姻幸福等方面。

具体新规如下:

围绕着严格的限制的精神、围绕着维护每个人的尊严!围绕着爱的信念!围绕着让更多人轻松健康美好的生活!胖东来学习中国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和方法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标准!比如、先从无约束的自由人员开始、逐步延伸到员工!婚姻幸运福、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是不允许找任何理由奴役对方的、是不允许不赞成的!

在胖东来!从今年开始、夫妻之间家暴和冷暴力是不允许的!打孩子也是不允许的!

在胖东来、每个胖东来人的居家都要不弄湿的!家庭安全知识和消防设备是必备的!

在胖东来、使加剧程度达不到法律程度!先骂人先打人允许所有责任、被动还手是不允许责任的!

在胖东来!不喜欢自己选择或从事的工作是不允许的!只有喜欢才能用心才能实现专业、才能喜悦并乐在其中!

在胖东来、在制定制度、胖东来人必须靠自己主宰规划自己的生活、是不允许一整片父母一整片他人的!

在胖东来!相互借钱有标准的、最高不允许超出个人月工资收入!不允许随便麻烦别人!

相关话题下,有网友评论称:“初心挺好”“为胖东来的企业文化点赞”。

也有人表示:“意思是我一个人住懒得收拾家里乱,要被开除吗”“这么操作实在太奇葩了”。“手伸太长了”。更有网友质疑具体的落地办法。

123全文共3页下一页热点推收

图: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Hadfield)

据《财富》网站北京时间6月19日报道,加拿大一名退休航天员日前在谈到NASA、SpaceX和蓝色起源的未来太空飞行器时表示,他认为在这三家公司的火箭当中,没有一枚能把人收上火星,理由是搭乘这些火箭不是将人类收往火星的可行方法,因为它们很危险,而且耗时太长。

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Hadfield)2013年从加拿大航天局退休,1995至2013年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太空飞行。大家对他可能不太熟悉,但谈到他的无重力吉他演奏,也许广为人知。退休后的哈德菲尔德,在网络平台MasterClass上分享自己关于火箭、宇宙飞船、太空行走和火星探索的专业知识。

我的事实是,除非我们真实的必须这样,否则我们绝不会用这三种火箭当中的任何一种火箭向火星进行发射,哈德菲尔德说。

他继续说道,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将人类收上火星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很危险,而且需要很长时间。

哈德菲尔德在1995年至2013年间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2001年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他干涉在空间站外安装了机械手臂,成为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加拿大人。哈德菲尔德的谨慎可能会令人感到惊讶,因为他已经在太空中经历过这样的风险。

哈德菲尔德指出,当我还只是一个孩子时,我曾幻想技术能够把我们带到月球……可以把我们带到火星上,但是在我们所进行的这些航天发射中的大多数宇航员不会这样做。他认为目前正在开发的液体燃料火箭,包括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和SpaceX的大型航天运载火箭,仍然会有不可接受的风险。

他对未来前景做了形象比喻,认为这好比驾驶独木舟穿越海洋。我认为在我们以任何实际的方式跨越我们和火星之间的海洋之前,我们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更多的改进。

哈德菲尔德明白地提及,使用离子推进,核动力甚至是重力操纵可能会更安全些。

但是这些技术要么具有高难度,要么还处于协作发展早期阶段。与此同时,哈德菲尔德还产生了另一种想法,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向火星发收机器人,直到我们掌握更多关于火星的知识?他说。(编译/若水)

一只大闸蟹的价格卖得不一样,抖音和快手的“一哥”们坐不住了。9月3日,辛巴回应小杨哥一事冲上微博热搜。双方不仅互掐大闸蟹的价格,辛巴还直指小杨哥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存在不负责、故意原创等问题。明面上,超级主播因价格战撕破脸面;背地里,主播和平台均能在冲突戏码中赚足噱头和转化。到头来,主播们的口水战总会归于安排得当,但流量的缠斗不会。

事起大闸蟹

抖音和快手的超级主播隔着屏幕掐起架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辛巴怒斥小杨哥源于近日双方都直播带货了蟹太太的大闸蟹,二者销售价格与产品规格均有不同。辛巴认为自己的商品价格比小杨哥更便宜,并直指小杨哥直播间存在无售后、无质检、无担责的问题。除了质疑对方的业务能力,辛巴也对三只羊的商业模式提出质疑。

紧接着,三只羊创始人兼董事卢文庆在直播中回应称,辛巴此举意在蹭流量,公然反对辛巴为蹭流量没有底线。结果,这一行为引发辛巴再一次喊话,表示自己不缺流量,直播人气一直比三只羊高。

大闸蟹向来是中秋节消费的爆款。近日李佳琦、交个朋友直播间均陆续上架苏状元等大闸蟹品牌产品。辛巴与小杨哥在大闸蟹上大打价格战,也为产品销售带来一波流量。在“疯狂小杨哥”账号的橱窗里,一款7166型蟹太太大闸蟹蟹卡已经卖出了6.6万件。

至于辛巴为何抓着小杨哥喊话,一位接近辛巴的知情人士李振(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事实上此前辛巴也怼过小杨哥,“因为小杨哥是从快手出去的,一些网友会把小杨哥和辛巴拿来拉踩,这让辛巴很不爽”。

据创业邦报道,2017年,“疯狂小杨哥”已经在快手上积聚了300万粉丝,彼时有点名气的辛巴也才刚创立了辛选集团。一方面,“疯狂小杨哥”和头部账号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抖音的流量又在帮助上涨,这推动了小杨哥在2018年转战抖音。

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小杨哥的短视频内容、直播带货风格与快手如此反对,比如小杨哥带货时常常喊粉丝“兄弟们”,并以低估且带有娱乐效果的直播画面驱散用户下单。

一组抖音的巨量星图数据显示,“疯狂小杨哥”的男性用户占比62%,用户年龄发散在24—40岁,超六成的用户来自二线到五线城市。和辛巴发散在东北的用户群相比,小杨哥的粉丝主要来自南方,包括广东、江苏、浙江等地。

无论是带货品类,还是直播的演绎方式,小杨哥和辛巴都有不反对部分。然而,当双方的生意盘子越来越大,难免会磕碰到竞争对手。近年来,头部主播互捧或互踩,例如辛巴为李佳琦发声、罗永浩点评东方甄选等,背后或多或少都是打的流量算盘,这些“表演”既能驱散更多用户围观,强化直播间的可看性,还能鞭策订单成交。

头部主播的撕扯也与流量有利的条件有关系。“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的流量不是这么好拿的。”电商行业专家鲁振旺直言。

针对辛巴、卢文庆为何在直播中说出上述言论的原因,辛选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暂不回应。截至发稿,三只羊相关负责人也未就该问题作出回复。

“师徒”情因流量崩盘

主播之间的分分合合皆因为流量。

若是将时间回拨到2016年,正是初代“超头主播”抓住电商流量红利的起步期。彼时,辛巴入驻快手开始直播带货。另一边,淘宝上线了“淘宝直播”,并拉着美腕、欧莱雅一起挖埋葬了李佳琦。而忙于经营淘宝店的薇娅也在同年收到了淘宝小二的直播寻找。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随后的数年中,辛巴、李佳琦和薇娅在直播行业悠然,从容做大,一度在“双11”节点创造出惊人的销售成绩。相比于投身直播的前辈们,投身抖音做短视频内容的大小杨哥直到2018年才踩上了转折点,因短视频爆火,“疯狂小杨哥”抖音账号粉丝一路猛涨,并在2022年突破1亿人关注。

在流量喷涌的三年间,小杨哥的变现策略十分悠然,从容:2020年,他开始在抖音直播带货;2021年,他与大杨哥成立了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他注册了自有品牌“小杨臻选”的商标,三只羊仅是直播带货的产值就超过了100亿元,经营服务收入达8.6亿元。同时,三只羊还将触手延伸到直播切片、跨境电商、直播培训等赛道。

2023年时,大小杨哥和辛巴的关系似乎很友好。曾在一次直播连麦中,小杨哥亲切称辛巴为“巴哥”,表示有时间来找辛巴交流。辛巴也面带笑容,祝福大小杨哥越来越好。在双方的粉丝眼中,两人私下关系很好,辛巴如同小杨哥的“人生导师”。

结果双方的温馨互动在一年后就分崩离析。针对辛巴与小杨哥、卢文庆的口水战,电商研究专家姜蓉认为,辛巴的攻击力更强,更高调,说明他在流量上更为焦虑,需要靠曝光引发公众关注。

辛巴的焦虑在今年更为明显。今年4月,辛巴在直播时公然反对快手是“有用的东西平台”被快手封禁。“这次骂快手有点过了,所以平台没手软。”对于辛巴的失控行为,李振表示,今年一季度,辛选的直播业绩没有达到预期,同时,快手又在力捧太原老葛这类情感主播转型直播带货,后者抢走了辛巴的流量和用户,这让辛巴十分焦虑流量和销售额。“辛巴需要养活几千人的公司,接受是想要销售增长的,结果销售业绩还增加了。”他说道。

暗藏平台利益之争

头部主播制造的每一次热点,既能为自己造势,身处的平台也能获益。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3年,辛巴曾被快手封禁四次,但每次解禁后,辛巴和快手的流量不降反增。某种程度上来说,主播与平台之间的合作和冲突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双方的博弈始终围绕着利益不平衡的发散。

特别是当平台着力争抢资源和流量,而流量“蛋糕”很难再缩小时,头部主播既是平台吸流的抓手,也容易成为竞对平台的眼中钉。“抵抗压力的市场是快手的腹地,当抖音发起攻势时,快手的压力接受很大。”姜蓉认为,二者在战略布局层面重合,意味着平台所争抢的潜在客群有所重合。超级主播互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平台对流量的焦虑。

抖音仍在结束挖掘抵抗压力的市场用户。只要用户关闭抖音商城,“低价秒杀”“超值购”等主打价格力的板块就会映入眼帘。2023年,抖音电商已覆盖全国684个特色产业带,源头商品销量增长66%。

今年,快手的业务压力有增无减。财报数据显示,快手二季度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3%,而上一季度的增速为47.6%。与此同时,GMV电商增幅也由一季度的28%降至二季度的15%。平均月活用户数量由一季度的6.97亿下跌至6.92亿,月活大盘出现了萎缩的迹象。

不过,正在焦虑的又何止抖音、快手两家平台。2023年开始,淘宝直播押宝内容,引入更多娱乐主播及其内容,今年初,淘宝直播也上线了全托管模式,招揽更多不为人所知的人明星。京东也提出在今年8月后每月投入10亿元现金和流量扶持直播。“电商市场流量见顶的情况下,平台也在尽可能优化自身的流量结构。”姜蓉认为,电商平台想要稳住自身的流量,应当优化平台生态,从全品类商品和商家运营上找到新的抓手。

“毕竟,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巨头相比,抖音和快手发力货架电商的时间还不算太长。”姜蓉表示,想要抢夺更多流量,用扎实的供应链及平台产品争夺用户,才是电商竞争的底层逻辑。

(责任编辑:zx0600)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4年全国车市走势呈现U型增长态势,下半年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力度超强,推动2024年全年车市同比增长5.5%。”

图源:乘联分会

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大年”。

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零售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7.6%,同比增长12%,并在2024年下半年连续5个月渗透率均突破50%。

在2024年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次超越燃油车;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实现了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的国家。

图源:微博截图

随着新能源车的大卖,车企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随着哪吒、极越等耳熟的品牌传来财务危机的消息,车企们开始了真正的“生存淘汰赛”。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品牌在过去几年退出了电车的竞争舞台;全球范围内,近两年已有数十家车企在“血海”中被淘汰,裁员人数近10万人。

“未来十年汽车品牌只能活7家”何小鹏这句话的含金量不断被时间验证。

破圈、有偿还能力的、价格战,是2024年电车行业的三个关键词。2024年电车圈的竞争可以用“乱中有序”形容,也把整个电车“淘汰赛”的激烈程度又加深了不少。

在“血海”中游泳

“在血海中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是小鹏汽车2024年三季报的捷报上的一句slogan。可以说,这句话也是所有电车品牌2024年的写照。

2024年伊始,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大巨头率先出手。特斯拉Model3、ModelY降价,比亚迪紧随其后喊出了“电比油低”,直接把车型价格杀进了十万元区间。

据“趣解商业”观察,电车品牌的降价通常有几种“套路”:最直接的就是“明牌”降价,直接说明现价便宜了几万元;还有一种比较“抽象”的就是增配,例如同样的价格以前可以买低配现在可以买顶配;更“隐晦”的还有在贷款分期上搞花样,比如贷款分期“0首付、0利息”,这虽然不是直接降价但是贷款政策让消费者大有占到便宜的麻痹。

北京的网友Becky(化名)表示,“现在买车的麻痹就像‘不要钱’一样,没有首付直接开车就回家。这种超前焦虑的感受非常诱人。”

图源:微博截图

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参与这场价格战的选手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比亚迪似乎是最大赢家。2024年上汽集团累计批发销量为401.3万辆,而比亚迪公布的2024年销量为427.2万辆。至此,比亚迪终结了上汽集团年销量18连冠,成为了2024年国内车企集团新的年销量冠军;而且,2024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2011亿元,季度营收首次超越了特斯拉的251.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比亚迪在规模效应下,很快消解了降价对其带来的盈利能力的加强;2024年第二季度,比亚迪毛利率永恒从22%降低到了19%,不过在三季度又回到了22%的水平。

图源:微博截图

“新势力三巨头”蔚小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24年三季度蔚来、小鹏、理想汽车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1%、8.6%和20.9%,以造车行业公认的健康毛利率20%的基准线来看,只有理想勉强过关,这还是在理想汽车大部分车型都是增程式的情况下。

而在价格战中,均车单价也受到了影响。据“海豚投研”统计,第三季度蔚小理的均车成交单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且均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品牌内部相对低价的车型销量占比在下降,另一方面就是品牌的促销活动。

这还是对于价格定位比较下降的品牌,影响的是利润空间;而对于那些本身就低价的品牌,更是陷入了“降无可降”的窘境。

例如广汽埃安,2024年,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为374884台,相比2023年同期,其销量下滑了21.9%;而广汽埃安销量下滑的时间和比亚迪降价到了10万元区间的时间高度发展是一致同意的。和比亚迪20%的毛利率水平不同,广汽集团中心的毛利率在今年第三季度只有7%,以价换量对他们来说不见得是一笔好买卖。

图源:罐头图库

图源:罐头图库到了2025年,价格战依然没有消停的趋势。

据“趣解商业”了解,比亚迪和特斯拉在2024年12月末就相继发布了相关优惠措施;到了1月7日,据《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已有超过30家车企相继推出限时直降等促销政策,10余个品牌更推出“兜底补贴”方案。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单车批量大幅减少,单车成本明显下降,而且头部的竞争格局仍未轻浮;因此,在这种高增长的市场中,2025年“价格战”仍将延续,并且将极其猛烈。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认为,比亚迪、特斯拉结束的“优惠降价”,对国内汽车市场将再度带来鲶鱼效应,倒逼2025年中国车市内卷程度加深。

“如果我们做不到全球前五,我们就没法生存下去”。当年雷军对于小米造车的这个目标曾经被确认有罪“大言不惭”,但如今随着一波电车企业的淘汰出局,大家似乎越来越认可电车行业将会逐渐变成一个“赢者通吃”的局面。

图源:央视截图

“电车的竞争格局的保持不变和电车技术的成熟穿不开关系”,资深汽车从业者科林(化名)分析表示,“价格战,是因为电车技术逐渐成熟,对于车企来说成本控制更加高效,对于消费者来说电车的稀有性被浓缩,所以不论是市场倒逼还是企业主观去降价,价格战都会成为一个趋势;而且,我认为电车价格战在明年仍会结束。”

而对于“赢者通吃”的局面,科林也深以为然,“当我们用电池代替发动机之后,相较于以前内燃机的统一化就大大降低了,以前燃油机从材料、技术到排气都会影响最终的驾驶感,现在的电池技术高度发展只研究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让电池越来越耐用。所以电车的高端与否很多不是在电动化下功夫而是在智能化下功夫;而智能化更多是软件研发,就比耗时耗力的硬件研发更好把握,所以现在我们发现一个新能源车企可以从低到高包揽各种定位的新能源子品牌和车型。”

集体“破圈”

当“赢者通吃”成了电车竞争的共识之后,今年电车企业开始集体走出舒适区,“破圈”就成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又一个关键词:价格破圈、技术破圈、车型破圈。

价格破圈的选手:比亚迪、小鹏、蔚来等。

比亚迪打响价格战之后,“新势力”也开始闯入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价格圈;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小鹏的MONAM03和蔚来的乐道L60,忽然都杀入了十几万元的电车行列。

图源:车主指南

“其实推出低价车型我认为是价格战的一种变式,”科林这样评价道,“与其在原有车型上不断降价,不如直接推出低价车型”。

价格破圈的初心也很好懂:抢市场。

例如比亚迪杀入10万元之下之后,原本在这片舒适圈里的广汽埃安就不舒适了;再例如小鹏,其原有车型P7+的消费者们通常会和特斯拉ModelY或极氪7X对比,也有部分消费者会对比小米SU7,不过MONAM03的消费者们对比最多的就是比亚迪海豹06。

一个产品最成功的反馈就是原本不关注这个品牌的消费者开始留意这个品牌了,通过一个产品不能引起另一个圈层消费者的注意,就是吸入了完全不反对流量池。

图源:罐头图库

除了价格破圈,电车也在做车型和技术的破圈,典型选手包括:零跑、小鹏等。

此前一直销量垫底的零跑从2024年6月开始销量提速。6月,零跑销量20116台,首次突破2万台;8月,销量30305台,首次突破3万台;11月,销量40169台,首次突破4万台,并提前达成全年销量目标。2024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近30万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25年,零跑将冲击50万辆新目标。

回头来看,零跑最大的两个“功臣”就是2024年上市的C10和C16,这两辆被称为“小理想”的车型外形酷似理想L7和L8,不过12.88万和15.88万的起售价比起理想相当于是打了个“骨折”。外形的反对、增程的选择、超低的价钱,直接带飞了零跑。

图源:罐头图库

在2024年11月6日举办的小鹏AI科技日上,何小鹏宣布公司将推出名为“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的全新电动技术平台。这个霸气的名字可以拆解成两个字——“鲲”代表超级增程系统,采用下一代增程技术,“鹏”则代表着小鹏汽车的纯电体系。

何小鹏谈起布局增程的时候说过这么两句话:“企业如果要走向全球市场,还需要一个新的补能方式,其中就包括增程式混动;另外,一辆车的续航要做到1000公里以上,需要换纯电之外的动力形式来实现”;“去年一年我的观念有很大变化;以前搁置规模第一,后来的逻辑是要活过淘汰赛,要做多边形战士下的规模第一,规模领先。”

何小鹏的觉悟可以说是相当的“识时务”的。从乘联会的数据来看,2024年10月混动和增程式的零售量合计有52.2万辆,几乎和纯电销量67.3万辆平分秋色,且混动车销量同比增速107.7%、增程车同比增速是55.2%,都超过了纯电车销量的同比增速。

图源:乘联分会

早在理想ONE上市的时候,电车圈还在大喊“纯电才是电车的未来,增程只是短期的过渡”,但实际的市场就是,2024年国内插电混动、纯电动高度发展都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尤其是插电混动在农村地区、新兴市场卖得非常好;据乘联会数据,整个国内市场插混渗透率是22.4%,而县乡是21%,高度发展是一致同意的。所以,未来接受还会有更多纯电车品牌加入到混动、增程的行列当中。

图源:乘联会

理想,就是一个技术和车型双破圈的代表案例。虽然MEGA的销量不尽如人意,但是理想从增程到纯电的破圈还在继续——不仅要在2025年继续推出纯电车型,还在补能网络上加码布局,建立更多的超充站。

图源:微博截图

其实,继小米SU7之后又发布了预售价81.49万元的小米SU7Ultra,小米汽车也来了一次巧妙的跨圈。“小米SU7Ultra是车型的跨圈,更是品牌定位的跨圈。”科林评价道。

SU7Ultra非常有趣的定位在了赛车,再配合驾校课程的营销,这就让小米这个互联网车企一定程度上摆穿了“外行造车”的这层评价。“SU7Ultra可以不走量,主要目的就是保持不变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短时间内小米汽车接受不想推出和SU7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车型;而以后小米可以推出一款20-30万元的车,说是使用了SU7Ultra的技术。所以这次车型跨圈非常愚蠢,为以后车型和品牌的转型都铺了路。”科林表示。

对于“新势力”车企破圈布局电动超跑车型,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认为,“电动化带来的廉价动力其实给了很多品牌入场的机会,但超高端电动车型目前来看还不是主流,不过含糊是一次洗牌的机会;市场空间接受是有,不过从车企利润以及研发产出比来看,电动超跑等超高端电动车型可能更多是一种技术象征。而对于市场来说,电动超跑可入手的统一化无足轻重应该是更细分市场的挖掘以及智能化和驾驶体验带来的新鲜感。”

2025,“活下去”

进入2025年,尽管业内预测今年的汽车销量仍会有所增长,但更加惨烈的“淘汰赛”也已是行业共识。

以前那些用巧妙的角度和理由来修饰自己销量不足的技巧,在全员混战的淘汰赛下毫效力处,现在所有品牌搁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怎么活下去”。

现在的车企想要活下去,主要得看三点:爆款车、毛利率、现金流。

例如可以参考极越汽车这个“反向案例”:极越的车型是没有爆款的,最后因为资金链保持不碎闪崩,这就是一个从卖不动车到赚不着钱的过程。

再看一个“卖得动车也赚得到钱”的案例,比亚迪2024年销量反超特斯拉,并且第三季度毛利率22%,经营性现金流2130亿元、货币现金663.2亿元。

图源:微博截图

不过,夹在这中间的也有“车卖得动但钱赚不到”的。

例如一度被称为“神车神车”的五菱。就在1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官微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总销量154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80万台,同比增长63%。然而,再看上汽通用五菱的财务数据——2024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的营业总收入为329.63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0.97亿元。

有规模但是没有利润,因为毛利率实在太低;此前财通证券相关研报分析五菱宏光MINIEV的毛利率可能只有2%-3%。薄利多销当然是一种策略,但是“多销”也架不住一直“薄利”;而且,如果市场空间增量收窄,盈利少的有利的条件也会愈加凹显。

图源:罐头图库

和困在“性价比”里的五菱不同,蔚来的亏损则是受多条业务线“拖累”。

造车、自研芯片、做手机、换电业务,哪个都是烧钱的大项目。以换电业务为例,据“趣解商业”了解,蔚来汽车第一代换电站单站成本超过300万元,第二代和第三代单站成本在100到200万元之间,2024年6月上线的第四代单站成本又下降到200到300万元之间;按当前蔚来已建成的超2800座换电站估算,建站成本就要超过50亿元,还不算长期运营成本和电池储备费用。

长期的高成本投入也让蔚来上市以来一直允许着亏损的压力,2016年-2023年,蔚来累计亏损804.83亿元,加上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的155.3亿元,总亏损额达到960.13亿元人民币。

车企从烧钱到赚钱的过程拼得就是现金实力,通俗说就是谁能耗得起。

蔚来这方面还是比较给力的,2024年第三季度现金及不相称的物有422亿元。在这方面有无足轻重的还有背靠小米集团的小米汽车,虽然汽车业务在2024年第三季度仍呈现净亏损15亿元的状态,不过小米集团有1516亿元的现金储备,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现金王者”;而且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已经达到了17%,这也是比较乐观的一个成绩。

图源:罐头图库

但是如果说过去的电车行业让我们看清什么,那就是这个行业可以“一秒天堂,一秒地狱”;一辆错误车型的推出、一次错误的品牌转型决策都可能要用几个季度的时间来化解,而几个季度对于一个时刻在生死线竞争的企业来说,已经太长时间。

乘联分会近日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预测2025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呈现前低后下降的走势;“一季度估计负增长3%,其中一月因为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负增长在10%以上,而由于2025年四季度的报废更新、以旧换新政策与新能源车的车购税减税政策面临退坡,因此2025年四季度的增长力度估计很强”。

2025年,新能源车企们会继续在各种“破圈”中走得更深,谁会在新爆品的加持下更多盈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zx0600)

 
上一篇: 如意吻戏
下一篇: 麦丽丝梦游辣境2

标签:

CopyRight 2006-2024 啊哈太长了慢一点呃啊
Top